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配资优秀股票配资平台,感谢您的支持!
-最近北交所的鼎智科技搞了个-10转10派10元-的大动作,股价蹭蹭涨了5.3%,简直炸裂!朋友圈都在刷屏,股民们奔走相告:高送转要起飞了?可我深更半夜扒拉了一下财报,发现每股净资产直接砍半,从6.4元掉到3.2元,瞬间感觉后背发凉:股票数量翻倍就等于财富翻倍?这逻辑怕不是有点问题。
想当年,参加个股东大会,老股民拉着我语重心长地说:-小伙子,高送转就是白捡的红包!-现在想想,真是图样图森破。
看看朗鸿科技2022年-10转10-后,未分配利润直接腰斩,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还同比下滑8.7%,这哪是红包雨,分明是韭菜收割机啊!就像蛋糕切成更多小块,总量没变,只是看着好像多了,实际上一口就没了。
这波高送转潮,让我想起了2015年的疯牛行情。
那时某创业板公司-10转30-,股价7个涨停板,简直是-火箭发射-。
八年过去了,现在它成了ST股,股价跌得只剩个零头。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但这次好像有点不一样,监管层已经把高送转和业绩增长捆绑了,沪深交易所规定送转后每股收益不能低于0.2元。
但我统计了最近三年-10转10-的32家公司,发现还有近四成ROE低于行业平均水平,这就像给危房刷漆,表面光鲜,里面还是豆腐渣。
资本市场永远不缺drama。
鼎智科技的散户们还在为股票翻倍欢呼,人家前十大股东却在闷声发大财。
数据显示,这些持股超60%的大佬通过分红提前套现2.5亿,中小股东就只能玩玩数字游戏。
这让我想起了吉冈精密,2022年高送转时股价25元,除权后12.5元,看起来-便宜-,吸引了一堆散户。
结果2023年Q1净利润同比下降8.7%配资优秀股票配资平台,股价一路阴跌到9.8元。
散户们就像抢购打折临期牛奶,以为捡了便宜,其实是接盘侠。
换个角度想想,恒进感应的大股东在高送转三个月内减持了5%,我突然明白了这游戏的套路:把100元的股价拆成50元,看着门槛低了,其实是方便大股东减持。
就像开发商把200平豪宅隔成四个小单间卖,总价不变,卖得更快。
但问题是,北交所的次新股扎堆这么搞,市场流动性真的改善了吗?数据显示,朗鸿科技高送转后日均换手率才从0.8%涨到1.2%,离市场预期的3%还差得远呢。
整理这些案例,我发现一个扎心的对比:高送转后股价表现公司,比如某新能源龙头,2021年-10转8-后三年累计上涨220%,靠的是年均35%的净利润增速;那些跟风炒作的公司,就像打了鸡血,短期high一下,然后就萎了。
查理·芒格说过:-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,我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。
-散户要避开高送转陷阱,得擦亮眼睛:资本公积来源干净吗?业绩增速能撑住股本扩张吗?大股东是真心实意跟企业一起发展吗?
盯着K线图,我突然明白了资本市场最残酷的真相:散户在为股票数量翻倍激动,机构却在算每股收益的含金量。
就像超市-买一赠一-,聪明的顾客会先看净含量有没有真的翻倍。
那些把IPO溢价的资本公积拿来转增的公司,就像把祖产换成银票分;靠资产处置突击增加资本公积的公司,就像用借来的金条撑场面。
监管层要求送转方案得匹配业绩增长,就像给脱缰的野马套上缰绳,但要根治高送转依赖症,还得下猛药,比如把减持锁定期延长到两年,或者强制送转企业未来三年ROE不低于10%。
深夜的办公室,我把贵州茅台和某高送转公司的财报放一起对比。
茅台从来没搞过高送转,但每年50%的分红,给投资者带来了超200倍的回报;后者五年三次-10转10-,股价却从80元跌到12元。
这让我想起建筑界的真理:摩天大楼的高度取决于地基深度。
市场还在为高送转的数字游戏鼓掌,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却在现金流和ROE里挖金子。
我们得重新定义-股东回报-。
现金分红是真金白银,就像农民秋收后留下的口粮;高送转就像重新丈量土地,地契多了,亩产没变。
监管层要求现金分红和再融资挂钩,正在改变市场的评价体系。
某光伏企业因为连续三年分红率超60%,再融资一路绿灯,这比什么高送转都更有说服力。
资本市场正在走向成熟,还在玩数字游戏的公司,最终会被投资者用脚投票。
关电脑前,我又看了一眼鼎智科技的股价,比三个月前跌了12.4%。
窗外灯火通明,资本市场的故事还在继续。
但我相信,当潮水退去,真正的价值不在股票数量,而在企业赚钱的能力。
或许有一天,投资者看到高送转公告不再心跳加速,而是冷静地去看现金流量表和研发投入,A股市场才算真正成年了。
免责声明:本文数据源自网络公开市场信息配资优秀股票配资平台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,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。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、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作者,我们将予以删除!
鸿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